皇帝刚要去上早朝,太监:太子已经登基了,你还是老实待着吧
22岁坐上龙椅,本该是“朕即天下”,结果一睁眼:长安城头插的是节度使的旗,皇宫里说话最响的是杨复恭,连洗个脸都有刘季述在旁边数毛巾。想振臂一呼?胳膊刚抬起来,朱温已经先把刀架在长安脖子上了。
22岁坐上龙椅,本该是“朕即天下”,结果一睁眼:长安城头插的是节度使的旗,皇宫里说话最响的是杨复恭,连洗个脸都有刘季述在旁边数毛巾。想振臂一呼?胳膊刚抬起来,朱温已经先把刀架在长安脖子上了。
甘露之变后,皇帝像被换衣服的玩偶,谁手里握着神策军,谁就能扯掉龙袍再套一件。仇士良退休没几年,新一代“提线师”立刻冒头,名字听着像路人——**鱼弘志、杨复恭、刘季述**——可下手比前任更黑。
在唐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,宦官专权是一个极为突出的现象。继田令孜之后,又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杨复恭登上了历史的前台,他的兴衰沉浮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。894年,杨复恭的死亡标志着又一位权宦的倒台,然而这背后却有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。
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,他都不像是一个亡国之君。文德元年(公元888年)三月,年仅二十二岁的李晔登基的时候,史书是这么评价他的:“昭宗即位,体貌明粹,有英气,喜文学,以僖宗威令不振、朝廷日卑,有恢复前烈之志!尊礼大臣,梦想贤豪,践阼之始,中外忻忻焉!”(《资治通鉴